2023 年中秋和 “十一” 假期连在一起有 8 天,8.26 亿人次离开常住地去旅游、探亲或者加班出差,产生大约 7523.3 亿元的国内旅游收入。这组数据按可比口径,分别较 2019 年增长 4.1% 和 1.5%。
旅游数据超过 2019 年是在预期内的,但是超出的幅度略低于文旅部前期预测:8.96 亿人次出游、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7825 亿元。
今年几次假期旅游数据以及传统暑假旅游给人的感觉是出行成本变高了。酒店和机票是出行最大刚性成本,今年二季度,华住已出租客房均价 305 元,较 2019 年同期提高近三成 —— 当然,其中一些地方的每晚价格在国庆假期期间涨到了四位数。
交通运输部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国内单程含税机票均价为 1037 元,比 2019 年同期贵了 21%。一些长途线路的火车票也在假期前的返乡高峰收紧了折扣,北京西至深圳北的动卧车票,9 月 25 日是 1150 元(五折),9 月 28 日是 1860 元(八二折)。
再加上各地餐饮和其他消费的节假日浮动价格以及景区或者热门地点的常规溢价,构成了今年国庆出游 912.1 元的人均消费,恢复到 2019 年的 97.5%,是今年除春节外最高的一次。像峨眉山、黄山这样的传统景区,日均接待 3 万人上下,远远超过 2019 年同期。
不过另外一些数据也说明了人们正在理性消费,以及出行市场的复杂性。
据海口海关统计,9 月 29 日至 10 月 5 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 11.8 亿元,较 2021 年同期降低 19.7%,免税购物人数 15.2 万人次,较 2021 年同期降低 15.6%。出境游恢复之后,人们买奢侈品有了更具性价比的地方。
当然,像海口这样其实已经是一种幸运。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月初全球旅行商(天津)大会上所做的分享,2020 年到 2022 年,全国旅游就业人数由 2875 万人收缩至约 1600 万人,43.4% 旅游从业者暂时或永久离开了旅游行业。供给收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假日的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