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图片报道
    详情介绍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相信不少财友们也曾经或正在深受牙齿问题的困扰。一般大家更倾向于去综合性医院或牙科医院治疗,但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而中医学对牙齿的预防与治疗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一套理论,接下来就将从中医的角度简谈一下牙齿的养护。


    中医对牙齿的认识

    1.牙齿与肾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认为,“齿为骨之余”,牙齿的健康与否,与人体的骨骼有着密切的关系。全身的骨骼好、骨髓充足,牙齿才能健康;若牙龈开始萎缩,牙齿开始脱落,那么也意味着骨骼开始衰老,各种骨病也会接踵而至。而骨骼的健康与否又取决于肾,因为“肾主骨”。骨骼枯萎,意味着肾气开始虚衰。肾是生命之根:从本质上讲,人老先老肾;从现象上讲,人老先老牙。

    2.牙齿与脾胃的关系

    中医学理论还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生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皆为“仓廪之官”,食物经胃的腐熟磨化后,精微物质由脾吸收,上输于肺并布散全身,滋养五脏六腑,充养四肢百骸;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两者健旺充盛,方能维护人体正常的机体生命活动。

    此外,口腔与胃相通,脾胃不和,口腔乃至牙齿也定不安,如食辛辣之物,致胃热盛,则火上炎,牙龈容易肿痛。故针对牙龈肿痛可以从调理脾胃功能入手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如何保护牙齿

    由浅入深地讲,中医保护牙齿有三种方法:叩齿、养胃、固肾。这三种方法,不仅仅是养牙,更是养生。

    1.叩齿

    叩齿,即用上牙磕下牙,力度以舒适为准。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叩齿三五分钟即可,贵在坚持。唐朝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他活了一百多岁;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依然牙齿完好,身体健壮,他主要的健身方法也是叩齿。

    叩齿不仅可以让牙齿坚固,同时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能使人神清气爽,筋骨强健。因为齿为骨之余,叩动牙齿,对骨骼也会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激发骨骼又会影响到肾。使人肾气充足,而充足的肾气是人健康的根本。

    需要注意的是,叩齿完毕,口中会有一些津液,要咽下去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

    2.养胃

    口腔与胃相通,胃不和则口腔不和,口腔不和则牙不安。很多人嘴里都会有一股异味,或酸、或苦、或臭,这种环境对牙齿是非常不利的,要从养胃入手进行改变。

    养胃以清胃热为首要。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其中多热,所以中医经常讲“胃为燥土,得凉则安”。加上现代人饱食终日,油腻、辛辣的食物吃得较多,胃火自然会更重一些。火性上炎,胃火中,口腔首当其冲,牙齿在胃火的熏蒸之下,哪能健康呢?

    因此,能和胃的食物,自然对牙齿有好处,否则就会产生危害。比如过量吃甜食,导致脾胃湿热,对牙齿就不好。脾胃的湿热会导致口腔的湿热,湿热则生虫,于是有虫牙。

    至于冷饮、凉食,如果实在要吃,可在饭后略微吃一点,这是弊端最小的。当然,也要避免进食的冷热变化太剧烈,首先是牙齿本身受不了,接着是脾胃受不了,脾胃受损,最终还是会影响到牙。

    3.固肾

    固肾是保养牙齿的根本。有人年纪很大了,牙齿却仍然坚固完好,这都得益于肾气的旺盛,也是长寿的象征。肾藏精。精,不仅仅是精液,它是人体最精华物质,固肾就是固精,要尽量减少肾精的消耗。

    晚上子时(23:00-1:00)不睡觉,肾精将严重亏耗。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年轻人肾气旺,熬夜根本没感觉,其实肾精也在不知不觉中亏耗;等亏耗到一定程度,或是年纪稍微大了,再熬夜就会觉得很疲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牙缝变大了,甚至牙齿有一些微微的松动了。若到这时才想起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药物,就只能是临阵磨枪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