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图片报道
    详情介绍

           康养旅游被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在田园、在乡村住下来,有“三避三养三洗”,即:避霾避寒避暑;康疗养生,乡情养神,环境养老;好生态洗心,好空气洗肺,好食品洗胃。


           一、背景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这是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但更多的是休闲度假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我国十分重视旅游业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制定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启动《国家温泉康养旅游》标准编制,计划至2030年建成完善的康养服务业体系。田园+养生+康养模式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二、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必要条件

           1.地理资源

           适宜创建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健小镇,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2.功能明确

           乡村康养旅游应发展鲜明的功能性。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温泉养生度假,应该运用主题文化打造手法建设差异化温泉;创新温泉休闲游憩方式;依山就势建设融合环境、重在自然的景观温泉;管理服务的创新突破。

           3.规模较大

           因为乡村康养旅游要将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因此项目占地面积通常会比较大,投资金额高。


           三、乡村康养旅游开发建议

           1.准确定位,树立品牌

           康养旅游应充分考虑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突出的山地特色,把握后发优势,精心设计康养体验活动项目,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康养旅游示范样板。在打造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医疗保健、地方特色、高端打造四大原则,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深挖气候养生、壮医养生、运动养生等康养文化资源。

           2.发挥优势,丰富产品体系

           立足长远发展,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和开发进度,因地制宜打造康养体验亮点,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3.完善旅游设施,差异发展

           根据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逐步优化完善康养旅游环境,有的放矢地打造高、中、低档次的“吃、住、行、游、娱、 养”康养服务体系。近期重点进行康养各功能区水、电、路、通讯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厕所、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可进入性和吸引力。


           4.培养人才,构建人才体系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康养服务质量的保障和前提。要借鉴国内外优秀康养景区的管理经验,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康养旅游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搭建招才引智平台,构筑康养旅游人才高地。探索构建康养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聘请相关学者教授为顾问,引进具备医疗保健、康养护理等专业知识又善于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挖掘员工潜能,逐步培训素质过硬的从业人员,建立健全森林康养旅游人才体系。

           四、结语

           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生态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把握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合理挖掘生态及文化资源经济价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在丰富拓展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发挥区域重要生态屏障的核心作用方面,探索发展以康养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生态资源保护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双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