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医美行业亟需提升口碑

       2023-11-10 生命时报2160
    导读

    每逢假期,医美都会小热一把,有些医院和机构甚至需要预约、排号。全年来看,医美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规模复合增速为24.6%,手术类医美项

    每逢假期,医美都会小热一把,有些医院和机构甚至需要预约、排号。全年来看,医美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规模复合增速为24.6%,手术类医美项目增速为21.2%;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82亿元。

    医美行业乱象依旧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以来,医美迅速发展成一个立体产业。2018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201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综合来看,中国医美市场的规模和增速在全球都名列前茅,行业整体水平在国际上也属顶级。”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教授杨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韩国专家来我国学习时都会惊叹,他们一年碰不到一例的手术,我们一天就能做好几台!”我国医美市场的细分领域也在持续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外科手术则向着更适合亚洲人的方向突破。“技术过硬会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当下,有许多久居国外的人会回国接受手术,这就是趋势。”

    然而,与全球医美市场相比,中国医美消费的渗透率还较低,且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医美涉及众多学科,需要医生或技术人员具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但行业鱼龙混杂,部分从业人员甚至存在非法行医等情况,导致各类事故时有发生。

    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许多人倾向于在网络上了解相关知识、选择医疗机构,但网络信息可能存在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等问题,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医美项目价格混乱。部分医美机构虚报价格,消费者难以提前“货比三家”,再加上从业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常会稀里糊涂地花掉一大笔钱,高价医美、天价医美事件频频发生。

    轻医美受年轻人追捧

    “国内医美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重点领域已有所倾斜。”杨欣说。相关行业报告指出,以光电、注射类消费为主的皮肤美容市场大幅增长,是医美“破圈”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非手术类消费市场在整个医美市场占比49.2%,光电类项目是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20~30岁是轻医美的主要消费人群,占比高达63.4%。湖北省武汉市某整形机构的工作人员王女士告诉记者:“来做医美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居多,年龄小的还有十三四岁的。”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将达2354万人,较2020年增长55%。

    轻度医疗美容(简称轻医美)是一类非侵入性的医学美容方法和技术。其通过较轻度的治疗方式改善皮肤质量、提升外貌美感,主要包括激光美容、微针美容、超声刀美容、光动力美容等,与传统医美方法相比操作更简便、恢复期更短、风险也更低。从市场需求看,近几年消费者最希望解决美白嫩肤、保湿补水、紧致抗衰等肌肤诉求,而大多数机构均能提供的光子嫩肤、超声炮、热玛吉、水光针等项目,正是针对上述需求所设。过去更受欢迎的双眼皮手术、祛眼袋手术、隆鼻、隆胸等手术类医美项目已不再占据主流。

    行业美誉度有待提高

    科技发展为医美行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乱象、技术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依然顽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郝德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医美机构渗透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医美市场起步比较晚,其二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无法让老百姓放心,行业规范化有待提升。

    “口碑美誉度低是全国非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郝德明说。据报道,国内医疗美容行业90%以上是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仅占不足10%,且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突破口碑差、专业化程度低等瓶颈,离不开对行业的‘严监管’。”杨欣强调,这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打破患者和专业医生之间的信息差。另外,非公立医美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从专业知识、临床技术到法律法规都不能放松。

    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对医美行业的管控愈发严格。“从行业政策和消费者意识来看,医美行业在逐渐正规化。”杨欣说。

    首先,医美机构的审核门槛提高了。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并筹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形美容专业质控中心,对全国整形美容质量进行整体监控和评价,推动各地完善整形美容专业质控组织体系。

    其次,对医美广告的管控加强了。2021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医美广告的相关概念、监管重点等给出了详细指引,禁止制造“容貌焦虑”、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

    最后,对自媒体平台医生的入驻把关更严了。医生入驻各平台,不仅需要提供医学专业背景、执业证书等相应资质证明,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患者隐私。

    “相信未来更多人能获得更高质、便捷、价廉的医美服务。”杨欣说。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244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