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血管弹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要把握“度”和“量”,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人群,过度运动容易引发心肌炎、心梗,甚至猝死等。事实上,由于高强度运动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并不少见。不久前就有“42岁知名男主持人感冒后运动突发心梗猝死”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为了避免运动带来的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等危害,近日,国际31位运动和医学专家针对心血管功能评估达成一项共识,提出7个评估项目。
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共识提出,为确保安全运动,应监测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评估运动中的心率变化。静息心率是反映心肺功能尤其是心功能的主要指标,是决定预期运动表现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在正常范围内(成人60~100次/分),静息心率越低,说明心功能越强。运动心率同样能反映心功能,其与静息心率的差值,代表心脏的储备功能。同步监测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可以监测心脏负担,以及心脏对运动的反应。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表示,对于普通人,特别是慢病老人,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运动心率可参考(220次/分-年龄)乘以(0.6~0.8),或将心率控制在(180次/分-年龄)。
运动前、运动时和运动后血压。共识建议,在运动前、中、后测量血压,如果运动前血压>180/110毫米汞柱,不应训练;运动时如果收缩压>250毫米汞柱,应终止运动;运动后10~15分钟内血压应恢复到接近运动前水平。张一民介绍,相较于心率,运动血压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更直接。对于共识提出的血压标准,张一民认为,慢病患者、老人可以再保守些,以运动前收缩压不超过160毫米汞柱、运动时收缩压不超过180毫米汞柱为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提醒,运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或轻度降低,会导致压差增大,这对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容易在运动时引发心肌缺血。
运动时主观疲劳程度。主观疲劳程度是运动过程中自身疲劳感受的评估和体验,可作为调整运动强度和衡量体能改善的指标,对于心率无法准确反映运动强度的患者(如服用控制心率药物的人)尤其有用。运动过程中究竟是轻松、费力还是筋疲力尽,可参照主观疲劳感知评估量表(RPE)。该量表将运动中主观感受的费力程度划为0分(完全不费力)到10分(最大程度的用力)10个等级。张海澄建议运动时进行说话测试,如果可以完整地说出一句话,或能比较顺畅地回答问题,说明没有出现运动性疲劳,反之,如果明显感到精神不振、身体无力、困倦气短、胸部憋闷、心悸头晕,则要立即降低运动强度,休息调整。
运动时血氧饱和度。运动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表明了肺部向身体细胞输送氧气的有效性,可反映心肺功能,尤其适用严重肺病以及出现呼吸困难的心脏疾病患者。如果运动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要立即停止运动。
张一民认为,为保证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个人都应参考这7项指标,尤其是慢病患者和老年人,建议在运动时佩戴支持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的智能手表,以便实时自我监测。张海澄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以下几点:运动前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好,心率容易偏高,并要充分热身;运动时要循序渐进,同时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运动后及时拉伸;运动之间保持一定间隔,最好隔一两天运动一次,给心肺和肌肉留有足够的修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