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跟着四季调情志

       2023-09-04 2090
    导读

    编者的话: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加大,很多人会被“情志病”困扰。情志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正常心理活动,与脏腑关系密切。当情志反应太过或不及时,会诱发各种疾病。情志病在春夏秋冬四季呈

    编者的话: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加大,很多人会被“情志病”困扰。情志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正常心理活动,与脏腑关系密切。当情志反应太过或不及时,会诱发各种疾病。情志病在春夏秋冬四季呈现出的发病特点各有侧重,因此,应积极防治,使情志调和、身体康健。

    春季:急躁易怒宜疏肝

    春季容易发生躁狂症等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有“肝应春”理论,肝气与春天生发之气相通应,如果肝疏泄功能太过,就会导致肝阳上亢而化火,表现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至哭笑无常等躁狂之病症。

    针对春季高发的情志类疾病,中医提倡辨证施治。针对肝火亢盛型、肝胆郁热型、肝郁脾虚型等躁狂症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当归龙荟丸、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六郁汤;痰气交阻型,适用逍遥丸合礞石滚痰丸加减治疗;痰火扰神型多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春季是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披散开头发,使形体舒缓,放缓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其疏泄功能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情志。因此,建议大家在春季多踏青愉悦心情;遇到不开心的事,及时找到宣泄口“发泄”;平时可用玫瑰花代茶饮。

    夏季:暑气扰神要健脾

    “心应夏”,中医认为,夏季茂盛之气可通应心之阳气,促进全身气血津液畅通,为“心主血脉”提供内在驱动力。此时,机体的精、气、血、津液向外布散,精神焕发,出汗增多,表现出心跳和脉搏加快的生理状态。相反,心藏神功能在夏季减弱。《类经》有云:“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炎热难熬的夏季,易发生暑气扰神的季节性病变,比如精神分裂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天地阴阳之气交合,开花结果。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气色焕发光彩,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于外一样。

    农历六月长夏时节对应的是脾,此时正值高温高湿的季节,会影响“脾主升清”的功能,使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出现头目眩晕、两胁胀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脘腹胀满、呕逆嗳气等症,进而影响情志。临床中,六君子汤作为健脾益气方剂的代表,出自《医学正传》,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陈皮、半夏而成,作为基础方治疗脾胃病症,应用广泛。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强健可以保证人体气血充足,而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可以“健脾益气法”缓解烦躁不宁、坐卧不安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秋季:悲伤抑郁应护肺

    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在秋天。秋天气温转凉,树叶凋落,昼短夜长等一切都是“收”的迹象,而对应人体就是“阳消阴长”。中医认为,秋天收敛之气与肺气相通应,肺在志为悲忧。由于季节性原因,人体会不自然地产生悲忧情绪,常常触景生情,容易造成情绪悲伤低落、抑郁。故传统医学强调,秋季养生应以调畅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登高观赏风景,访亲会友,可消解忧郁愁烦,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乐趣。

    抑郁症的病机是气血郁滞不通畅,表现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易怒易哭,或咽中有异物梗阻等症状。针对此类病症,中医临床多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柴胡类方治疗。此外,结合个人不同体质,辨证加减使用人参、甘草、浮小麦、茯苓、合欢花、郁金、石菖蒲等行气解郁之品。

    冬季:情绪低落养肾阴

    中医学认为,冬季潜藏之气与肾气相通应。肾者,封藏之本,主导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活动,同时参与呼吸和水液代谢。肾主藏精、纳气的功能在冬季达到峰值,肾气与肝气藏泄配合有度,则机体的生理代谢活动正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说,四时阴阳盛衰变化是自然万物生长收藏变化的根本,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季要做到早睡晚起,不熬夜,以此潜藏阳气。寒冬腊月,万物凋零,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志状态。因此,在冬季的精神调养方面,应着眼于“闭藏”, 保持精神宁静、安谧,做到情绪含蓄而不外露,喜怒不形于色。

    三法六方疗心病

    《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意思是说,“移情易性”可改善不良情绪状态。这里推荐三个简单易做的方法。

    琴棋书画移情法。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听一听音乐、观看一场喜剧电影,也可做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书法、绘画等,排解愁绪,舒畅气机。

    运动移情法。心情不快时,到郊外旷野锻炼或爬山,在山清水秀、花香鸟语的环境里忘却忧烦。也可做一些“静运动”,比如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消除紧张情绪。

    升华超脱法。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用理智和意志战胜坏情绪的干扰。

    此外,针对不同情志病症状,不少中医名方剂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脏燥(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取炙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三味药加适量水,小火煎煮,取两次煎液,混匀,早晚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补脾和中之功。

    烦躁:栀子豉汤。取适量栀子﹑淡豆豉,加适量水,小火煎煮,取两次煎液,早晚温服。本方主治虚烦不眠、心中懊恼等症。

    易怒:柴胡疏肝散。取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加适量水,小火煎煮,取两次煎液,早晚温服。此方可疏肝行气,能缓解胸胁胀痛、胸闷、长叹气、烦闷易怒等症状。

    焦虑:二仙汤。取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加适量水,小火煎煮,取两次煎液,早晚温服。此方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可治疗头目昏眩、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等症状。

    抑郁:半夏厚朴汤。除了柴胡类用药,半夏厚朴汤效果也很好。取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苏叶6克,加适量水,小火煎煮,取两次煎液,早晚温服。此方具有宣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痰气郁结证导致的郁证,可改善缓解胸满、叹息以及自觉咽中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等症状。

    狂症:生铁落饮。取天冬、麦冬、贝母各9克,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3克,元参、钩藤、丹参各4.5克,辰砂0.9克,用生铁落(煅铁时打下之铁屑,去其煤土杂质,洗净晒干)煎熬3小时,取水煎,温服。此方可清心涤痰,服后安神静睡。▲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22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