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夏季湿热,易发“三疹”

       2023-08-17 1780
    导读

    夏季多湿热,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湿疹和单纯疱疹复发率高,带状疱疹遗留后遗神经痛的可能非常大。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辨证,内服外治结合,优势明显。从临床看,夏季最易高发三种“疹

    夏季多湿热,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湿疹和单纯疱疹复发率高,带状疱疹遗留后遗神经痛的可能非常大。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辨证,内服外治结合,优势明显。从临床看,夏季最易高发三种“疹病”,这里告诉大家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

    单纯疱疹。现代皮肤病学认为此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导致的皮肤病,相当于中医的“热疮”。热疮是指在热病之后或高热过程中所出现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又称此病为“热气疮”“火燎疮”“剪口疮”。本病在《肘后备急方》中首见记载,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有症状缓解快、病程明显缩短、复发次数减少等优势。具体方法:疱疹初起,水疱未破,外用雄黄解毒洗剂。疱多疹红,糜烂渗液者,取马齿苋60克水煎取汁,冷湿敷,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糜烂结痂,灼热微痒者,选用双料喉风散、黄连膏、紫草膏外涂。用药的基础上,需注意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炙煿、肥甘厚味。

    带状疱疹。其属于中医“蛇串疮”范畴,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群水疱,呈带状排列,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见成群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故名“蛇串疮”。中医治疗“蛇串疮”,早期治宜清利肝胆湿热、解毒止痛。疱大水多者,重在利湿。后期因余毒未尽、气血瘀滞,治疗以扶正祛邪、化瘀止痛为要。常用方法包括刺络放血、火针、拔罐、针灸等。疾病早期宜选用刺络放血法,在应用刺络放血、火针治疗的同时,可配合拔罐治疗,力求去瘀生新、通络止痛。还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在远端配合针灸疗法,减缓痛苦,促进康复。1.初起灼红者,用玉露膏外搽,每天3~5次。2.水疱未破者,选二味拔毒散、解毒搽剂、三黄洗剂等外搽,每天4~8次。3.水疱已破,渗液少,选青黛散、黄灵丹、二味拔毒散等用麻油调敷,每天2~4次。4.水疱已破,渗液多,取生甘草30克、枯矾10克、马齿苋30克、黄连10克水煎取汁,冷湿敷,每天2~4次。5.化脓坏死者,创面上撒九一丹,盖红油膏,每天1次。用药期间,忌鱼腥、辛辣香燥之品,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湿疹。相当于中医学“湿疮”范畴,是一种皮损、且有糜烂流滋等潮湿证候的皮肤疾患。“湿疮”的中医外治,分三个时期。1.急性期。有明显渗出者,取黄柏、黄连、马齿苋、五倍子、枯矾,煎水待冷后湿敷,忌洗。渗出减少时,可用青黛散(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黄柏60克,研细末和匀而成)干扑或麻油调敷。2.亚急性。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搽,每天3次。也可用蛇黄散(蛇床子1份、黄柏2份、赤石脂1份、寒水石1份、广丹0.5份,研细末和匀而成)清油调搽。3.慢性。青黛散、蛇黄散外搽,或龙衣散(蛇蜕、蛤粉、青黛研细末而成)调油外搽,也可用去炎松、肤轻松软膏,或中药封包治疗:取5%~10%硫磺膏外搽后,用保鲜薄膜封包患处,每天1次,每次2~3小时。适用于慢性湿疹皮疹肥厚者。“湿疮”的中医调护,强调寻找诱因减少复发,避免不良刺激。忌用热水烫洗,避免搔抓,忌用碱类及肥皂等。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鱼腥、海味、辛辣、酒类、咖啡、浓茶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21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