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浸泡皮肤 正确处理防病
本报讯(记者刘波)前一段时间本市多降水,很多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齐蔓莉提示,涉水出行不仅要注意出行安全,还要警惕以下皮肤问题。
手足浸渍主要表现为手、足接触水部位浸渍、肿胀、发白、起皱、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指、足趾尖。若出现上述情况,需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燥,轻度糜烂可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外出时尽量穿防水长筒靴或避免水中长时间浸泡。
在潮湿污浊的环境下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出现上述情况,可在温水清洁皮肤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局部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或炉甘石洗剂外涂;皮损较多或瘙痒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应及时就医。
夏季环境温暖潮湿,本就是真菌病的易发季节,蹚水后更易引发足癣。若足部清洁后仍出现长时间浸渍、发白,或发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就要及时就诊,切莫相信偏方。
污水浸泡过后,常易感染甲沟炎,如果早期觉察疼痛,可以涂抹一些外用抗菌药膏,炎症会自行好转消退;若病情发展,则需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平时剪指(趾)甲要避免剪太深,手上或脚上长了倒刺,不要用手去拔。如果出现甲沟进行性红肿、疼痛,需要及时就医。
暴雨积水后,水中混杂了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有大量致病细菌,如果足部皮肤有破溃,细菌从细小伤口进入皮肤,可能导致丹毒的发生。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肿胀,皮温较高,伴有显著疼痛,与周围正常的皮肤之间分界比较明显。除了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结往往也会肿大,还可伴有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出现此类症状一定及时就医。
为尽量避免皮肤问题的发生,若皮肤本来有创面,可先在创面处涂上外用抗菌药膏,同时尽量穿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塑料袋,不要光脚蹚水。万一光脚蹚水后,要仔细清洗足部,干净毛巾擦干后保持干燥,有条件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浸泡小腿约15至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晾干。蹚水的鞋袜务必及时清洗晒干后再穿,不要连续穿。已有灰指甲、足癣的市民,更要注意保持足部卫生,不能仅凭经验用药,更要避免外出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