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3荆楚书画理论研讨会在武汉龙潭书院举行。研讨会由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研讨会分为国画研讨及书法研讨两部分。在国画研讨部分,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罗彬、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娄宇、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徐进波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近现代湖北中国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精彩的发言,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志新主持会议。
罗彬从一幅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型合作花鸟画《百花齐放》切入,谈到“从‘雅集’到合作”,以及合作中的个性显现。他阐述了合作画家的学术渊源和背景,传统花鸟画语言在世纪以来的变革探索和积累,表示画家们强调自身鲜明的艺术语言的同时,也拥有为社会服务的重大目标。
方志凌和娄宇聚焦包括“湖北三老”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在内等湖北几代画家的艺术探索,从开创之功到求新求变、开枝散叶。娄宇说:“湖北现当代国画家们将一如既往在与时代共进、与现实共鸣、与观众共享的艺术之路上,继续更多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结合人民大众生活,以楚地特有之情怀,用全新的笔触创作出更多求实创新的力作。”
书法研讨部分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劲松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天弓、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叶军、三峡大学教授王祖龙、武汉美术馆展览策划部主任张文博、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姚洪磊作精彩发言,涉及内容广博而精微。他们从“荆楚文化与书法美学:‘江’字、‘楚’字、‘书’字之溯源——简论长江文明的起源”“‘从古籀手写体笔形变化看先秦简牍书迹的新风尚”“以策展的方式切入荆楚书画史研究——以武汉美术馆‘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展’为例”等不同角度,表达了如何用书法讲好湖北故事的鲜明观点。
张天弓介绍,他近年来积极探索中国书法美学的起源,从东汉初期的书学追溯至战国楚简、周代金文、殷商甲骨文,一直追溯到长江三峡湖北秭归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与字形。研讨会上,他运用数学天文学的概念,以汉字及书法美学解读荆楚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研讨会由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肖安民主持,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熊召政作研讨会总结。熊召政认为荆山楚水令人着迷、眷恋,让荆楚文化充分活跃是每一个湖北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