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疫情高峰是短期压力,更难的是怎么解决阳后康养需求

       2023-01-29 网易2750
    导读

    自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进入今年1月中旬后,多地发布最新研判,认为已度过本轮感染高峰,发热门诊就诊数量正持续下降。此轮疫情冲击下,药品供给紧张、医疗资源不足,怎么推动疫苗开发与接

    自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进入今年1月中旬后,多地发布最新研判,认为已度过本轮感染高峰,发热门诊就诊数量正持续下降。

    此轮疫情冲击下,药品供给紧张、医疗资源不足,怎么推动疫苗开发与接种,新冠诊治手段如何优化,未来中国是否还将迎来感染高峰……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

    对此,观察者网邀请国药控股副总裁、上海市政协委员蔡买松做了解读。蔡买松委员指出,除了大规模疫情感染的问题之外,我们还要关注人们在“阳康”后——尤其是老年群体,对长期康养的需求。

    观察者网:蔡总您好,感谢您接受观网采访。1月17日,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表示,上海已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这一个多月来,全国范围内经受了防疫政策放宽后的第一波疫情冲击,无论是线下还是网络,民众的不满抱怨确实不少,特别是应对准备不足、各类药品供应短缺、医疗资源挤兑不均,甚至扩大质疑因过去三年对退烧药、抗生素等药物管控,导致先期供应跟不上等等,您长期深耕健康卫生行业,能否谈谈您的想法?对当下形势的整体判断如何?

    蔡买松:首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及思考问题的关注点也会不同,就相关政策出台来看,政府有关部门需协调多方资源、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例如药品或医疗器械工业的产能、流通企业的供应链能力、百姓的需求、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需求、医疗机构资源的匹配、医保资源的配套等,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资源调配及协同的机制与体系。

    至于期初存在药品或医疗器械供应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受突然爆发的疫情并快速传播影响,以及民众心理紧张的囤货行为等综合原因导致,12月初国家相关部委协调多家行业企业连续召开多个紧急会议,安排调节产能、增加供应链供给能力等保供工作。各地政府,包括上海市政府也都多方联动、协调资源,快速保障供给。我一直出席所有会议并积极落实具体工作的推进。


    退烧药投放市场满足群众需求 图自央视

    在此过程中,国药集团一直积极参与、全力投入与此项工作,在政府指挥下通过全国各地分销网络及供应链资源,发挥现代化智慧物流优势,实现“跨省、跨地区、跨企业”的调度联动,下属全国各地公司的广大员工加班加点满负荷的工作来加快相关药品及医疗器械的配送工作,充分践行央企责任。

    从生产供应角度来看,我国药品生产能力非常强,尤其相关药品是小分子化学合成药,从原料到制剂,生产周期短。经目前掌握的市场数据来分析,基本上在两周至三周时间,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总体用药紧张情况就缓解下来了,除个别剂型或存在短期的略微不足。

    观察者网: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前段时间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新冠抗病毒药以及诊疗手段这些问题上来。目前国内主要是辉瑞paxlovid、阿兹夫定、默沙东莫诺拉韦等几类,但难买也是难题,您能否大致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抗毒药物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铺放或生产?

    蔡买松:现在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的有三种新冠治疗用药,辉瑞paxlovid、我国自主研发的河南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默沙东莫诺拉韦。

    我非常理解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担心新冠治疗药物买不到的担心。但站在科学合理用药的角度,各地卫健委都有规范用药的指引和要求,请大家对于三种新冠治疗用药的使用与禁忌还是要遵从医嘱,盲目囤药并服用可能反而会引发危险。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显示,对于符合用药指征的新冠患者,全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能配到这三种药品,已经基本能够保障用药可及性。

    默沙东莫诺拉韦是国药集团国药控股代理,于2023年1月13日正式获批面市。为及时有效保障治疗用药,国家及地方政府都非常支持,每天都有专门的进度跟踪及协调会议。国药集团也提前制定配合此产品的专项供应链配套方案,仅用5小时22分就快速完成进口申报等一系列手续。目前,国药集团已根据需求快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医院,用于医生对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开展治疗。

    至于未来在国内的铺放和生产,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例如疫情衍变、全球产能、供应商渠道及供应链等方面,目前不好预判。


    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韦胶囊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完成首批次进口通关 图自上海证券报

    观察者网:本轮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医疗资源挤兑、尤其大医院病床短缺,是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也再次唤起人们对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建设的关注。过去,我们一直在推分级诊疗但难以推动,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疫情是否给了契机?您在今年上海两会的提案涉及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医疗照护等,切中当下要害,能否具体讲讲您的想法、建议,以及能够推动下去的着力点?

    蔡买松:实事求是的说,咱们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且地域幅员辽阔,地方人口分布和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都不小。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医疗体系建设,尤其是“三医联动”等医改政策的逐年推进,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医药产业和供应链资源都取得迅猛发展。

    分级诊疗确实很难,我认为难点是既能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可以在家门口看得好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或不出省”,也要满足科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实现患者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分流”。其实近年来,分级诊疗在各个地方都开展的很好,有很多成功示范的经验成果。

    我这次提的两个议案都是经过调研后提出的。

    第一个是关于医养结合的工作建议,主要基于目前老龄化趋势上升这一背景,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6.3%,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地区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现象也比较突出,所以医养结合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对于养老院、康复医院等,可以通过分级诊疗由二、三级医院加强对康养机构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度及服务能力,这一点一些上海的医联体做的很好;其次,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基层诊疗及康养服务的承接;第三就是居家康复养老,要考虑社会资源的多元化投入。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和社区互助式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在协同管理机制、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建设等,还有很多细致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不久前上海“两会”也重点提到数字化信息建设,我建议对于社区内的老年人情况进行摸排,建立数字档案,例如基础疾病、日常用药、护理需求等信息,然后结合实际需求来建设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社会医养机构,实现“全专结合、上下联动”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链,进一步健全诊疗、康复、护理的服务链条。

    把这条线理顺,一方面可以掌握并精准服务好老年人这一重点关注人群,同时后续无论治疗、救治都会更有序、更高效,也可解决医院的救治及康复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联影医疗智能CT进入上海社区医院 图自上观新闻

    我还有一个议案是基于医联体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水平的议案。现在上海医联体总体讲技术及设备条件非常好,但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建设还是需要提高。我的想法是在医联体基础上,加强医联体内检验科资源的优化共享,通过建设区域检验中心来统一质量控制、实行标准化管理,让病人少跑路,让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享。

    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检验科的项目多,不同的医院会有不同的供应商及设备器材,也有不同的质量控制要求,这就需要采取资源共享、标准化管理、统一质量控制等手段来做好医联体的检验供应链集成;二是在标准化统一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医联体的检验信息平台系统,进一步来实现检验结果的数据化与互认。

    一旦这两个方面做好了,今后一些慢性病病人或是基础性疾病患者可以留在家里或社区,而不是全往大医院跑,才能实现首诊分流、疑难杂症或重症向上转诊,这样分级诊疗的作用就会凸显,医疗资源的配置就更科学、更高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14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