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国民康养

    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迎来市场新空间!首提“恬生活”,新自然主义塑造康养产业新理念

       2023-01-03 网易2830
    导读

    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正式开通运行。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由此打开了市场新空间。12月30日下午,由德昌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阳光引力 智汇安宁”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峰会在德昌县海花沟举办。来自康养产业乡村振

    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正式开通运行。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由此打开了市场新空间。

    12月30日下午,由德昌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阳光引力 智汇安宁”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峰会在德昌县海花沟举办。来自康养产业乡村振兴的业内大咖、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了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和新模式。



    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前景广阔

    随着成昆铁路复线的正式开通运行,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由此迈向了广阔的市场新空间,发展前景看好。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教授认为,安宁河谷有“中国暖谷、袖珍天府”之美誉,是四川第二天府,西部冬季热谷,是西部地暖、四川温盆,天生地质博物馆、世界最大康养谷。



    作为四川省十大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之一,地处安宁河流域的德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年均日照2360小时,平均气温18.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近71.6%。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郭洁表示,安宁河谷是含金量极高的气候康养圣地,中国气候康养成为“中国康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友英认为,德昌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巨大的资源禀赋优势,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温和的气候、美丽的自然环境、突出的交通区位等优势,德昌未来将把旅游康养产业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首位产业来谋划推动。


    据介绍,德昌,地处安宁河谷流域腹地,因地形宛如一只张开双翼的凤凰,拥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凤凰城”,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

    四川省开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思俭则表示,“随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康养及康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攀西地区,尤其是安宁河谷的自然禀赋、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康养。”


    据了解,11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宁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未来安宁河流域的空间格局、生态保护、城镇建设、产业空间、旅游开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划部署。《规划》指出,未来安宁河流域将围绕“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和川滇旅游黄金线走廊,统筹构建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构建“一廊”沿安宁河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走廊,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促进康养与养老、养生、医疗、运动、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


    新自然主义塑造康养产业新理念

    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如何提质增效?

    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赵思俭给出了答案。“我理解康养不仅仅是当下大家理解的避寒、避暑,康养是一种生活,康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赵思俭举例说,“我们在海花沟项目创造性的提出了‘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打造新自然主义‘恬’生活。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是我们倡导的一种全新的价值主张和生活方式,是对消费主义,城市主义与亚健康生命状态的反思。我们提倡回到自然,回归本心,重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



    赵思俭表示,海花沟项目将革新传统观光旅游的理念,用生活方式,用生活理念,用生活配套、用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的精英人群去海花沟度假、养生。“我们不追求一百万人来一次的旅游,而是追求一万人来一百次的旅游,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来了还要来。”

    赵思俭介绍,海花沟项目他计划用八年时间,投资近百亿,最终建成一个集酒店、康养社区、文化园区、农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医疗设施于一体的自然疗愈体系。

    “我们将建设成一个旅游地、度假地、养生地和生活地。成为新自然主义生活的策源地,身心疗愈的目的地。”据了解,该项目将容纳3万康养人群,年接待旅游度假游客50万人。

    据介绍,海花沟地处安宁河谷腹地,德昌县城旁,沟内地势宽展、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冬暖夏凉、物产丰富。处于康养最佳的1300米海拔高度,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海花沟大地公园康养项目,将分4期建设,现已纳入省级重点文旅项目。




    十大金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如何由传统乡村旅游向现代乡村旅游转变,

    初级乡村旅游向高级乡村旅游转变?

    李后强教授给出了十大金招。

    “四川发展乡村旅游,应天时、得地利、具人和,应注重十大走向。”李后强支招说,一是在发展理念上,由“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二是在发展格局上,由“点位开发”走向“区域保护”。三是在发展模式上,由“产业推动”走向“行业驱动”。四是在发展内涵上,由“大众出行”走向“全民参与”。五是在发展目标上,由“商业利用”走向“永续利用”。六是在发展特点上,由“资源释放”走向“系统涵养”。七是在发展态势上,由“遍地开花”走向“品牌凝聚”。八是在发展机制上,由“无序生长”走向“标准引领”。九是在发展指向上,由“结果评价”走向“过程监管”。十是在发展逻辑上,“尽力而为”走向“有所不为”。

    李后强表示,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立足的是良好生态,美丽的乡村,谨守的是红线意识,追求的是生态价值转换,是乡村、生态与旅游的互促、共进、相融。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gmky.com/news/show-13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mky168@163.com。